这种说法猛一看好像有点道理,但其实问题非常大,而且很容易对他人产生诱导。
养老金确实性价比很高,是人老了以后很大的一个依靠。
从收益的角度说:
养老金的收益其实挺高的,从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看出,养老金的增长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准,社会平均工资增长过去这些年大约8%左右,养老金的增长也接近8%,最贴近经济增长。
P2P,股票,信托,银行理财,商业养老保险,余额宝,银行存款,你能数得上号的投资产品,收益率都比养老金低。
背后的本质是,投资收益是资本的利息,来源于实体经济增长,长期来看投资收益必然低于实体经济增长,因为经济增长由资本、劳动、技术共同创造,资本只能分一部分收益。如果投资收益长期高于实体经济增长就是资本空转泡沫,迟早崩盘。
养老金相当于经济增长指数,通过投资,做生意,跑赢经济指数的人,绝对只是少数。大多数人最后摔的很惨,收益远远低于养老金。
从风险的角度说:
中国《社会保险法》的规定:“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,政府给予补贴。”
养老金由国家信用承诺发放,养老金基本相当于国债。
金融学里把国债收益当作无风险利率,
信用主体排序为:国家的信用>银行的信用>企业信用>个人信用
没有比国家信用风险更低的主体了。
养老金的风险已经是相对最低了。
从资产配置角度讲:
个人资产至少按风险从低到高分为:
基础保障的钱:追求绝对安全,即便发生金融危机也能保命,一般用来养老、教育等
平时花销的钱:不追求收益,资金灵活,用来平时花销,一般放余额宝
稳定增值的钱:追求风险和收益均衡,保持资产稳定增值,比如银行长期存款,大型信托;
追求收益的钱:向风险要收益,尽可能追逐高收益,比如股票、房产。
凡是有投资经验的人都知道,投资没有绝对安全,风险无处不在,绝对不能拿保命的养老钱去投资。保命的养老金,宁愿不要收益也要绝对安全。
养老金无论从收益、风险还是资产配置角度说都是违背投资原理的高性价比产品。养老金高性价比的根源是国家和公司大量给低收入者补贴的结果,是国家不惜代价搞的一项社会福利。是社会给所有人设的一道安全垫,保证我们年老没有收入,或者万一摔个大跟头,最后有个兜底的东西。
很多人担心未来经济减速和老龄化导致延迟退休、养老金发放减少。未来养老金肯定无法像过去一样高增长,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。但如果经济不增长了,投资什么能赚钱呢?银行都是负利率,大多数人的投资收益依然没有养老金高。
说到底,社保是经济增长指数,不管是增长还是下跌,只有极少数人能跑赢指数,绝大多数人,老老实实每月定投经济指数,是最稳妥的方法。
最后说句题外话,收益稍高点的投资,风险都较高,难度都很大,能一直赚钱的人不足20%,建议普通人不要贸然尝试。如果真想靠投资赚钱,建议按如下步骤逐渐积累财富。
(1)努力工作,让自己的赚钱能力越来越强,这才是真正的摇钱树。
(2)缴纳社保,保证自己有碗白粥喝,有条底裤穿,万一病了也还有个最基本的保障。
(3)补充基本的商业保险,用商保盖住最为可能的极端风险。
(4)优先保证买房、教育、父母养老,把人生最重大的问题保证好。
(5)投资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,让自己的资金稳健增值。
(6)投资能力较强后,投资一些有长期价值,收益相对较高的产品,例如股市、房产等,但务必注意风险。